(9月21日,“苏童经典系列”(第一批)上市,当晚,作家苏童也在直播间与董宇辉进行了精彩对谈) 为什么作家老是喜欢谈童年?
以下16个迹象表明,你在原生家庭里度过了一个糟糕的童年,你在成年之后体验到的大多数痛苦,都根源于此:
小区附近,一家肯德基前些日子倒闭了。 这家肯德基运营时间很久,在刚开业时,其不远处的街道板报上甚至还写着 “面向前二十一世纪” 这样的标语,再早先,这家店所在的位置本是一家百货商场,对,不是超市,是百货商场,就是那种 “售货员同志,麻烦你把第二层货架上的水壶拿过来我看一下” 的百货商场,后来,商场倒闭改建时,小区有传言,说那地方要新建一家肯德基。 这着实是个好消息,因为在二十多年前,肯德基甚至还算得上某种高级餐厅,小朋友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才有机会吃的,甚至还有人将其算作西餐,“今儿晚上我吃的西餐”,实际上吃的…
时近而立之年,童年的记忆大半已经忘却,唯独有关秦腔的记忆总让人回味无穷。我出生在八十年代末,这是一个秦腔渐兴又旋即落寞的时代。至今还记得孩提时拽着太祖母衣角看戏的情景,我那时个头还没有戏台高,和同龄小孩总爱在台前幕后乱窜、追逐嬉闹,其情形恍如昨日。 那时看戏总是先得“捂着耳朵”,尤其是“武场面”铜器、板鼓噼里哐啷的击打声,尤为可憎。简易的大喇叭架在树杈上,传出“高分贝”的秦腔,听的人头都要炸开,更听不懂唱些什么,一句话哼哼唧唧半天也唱不完。演员的“行头”则颇为有趣,最吓人的是后台里的大花脸,满面油彩,像极了庙里的判…
天哪,自制泡泡水真是童年最好玩的游戏之一了!不知道现在小朋友们还玩不玩……我们小时候DIY泡泡水时,一般就是直接往自来水里加沐浴露、洗洁精、洗衣粉,天真地认为多加一些东西就会效果好。但实际上,这样吹出来的泡泡很容易破,效果远不如买来的泡泡水好。 看到这个提问我们认真查了一下,大概是这样: 首先,水要好,不能直接用自来水。因为自来水中钙、镁离子较多,会影响起泡效果。最好换成蒸馏水,家里做可以直接拿最便宜的纯净水替代,效果也很好。(可是小时候会觉得拿零花钱买纯净水很奢侈哎,说不定比泡泡水还贵) 第二,要加表面活性剂,也…
春天,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;而夏天,像一首绝句。 已有许久,未曾去关心蝉音。耳朵忙着听车声,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,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,听朋友的附在耳朵旁,低低哑哑的秘密声……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,因为我听不见蝉声。 于是,夏天什么时候跨了槛进来我并不知道,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,突然四面楚歌、鸣金击鼓一般,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,把我吓了一跳。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空中,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!多惊讶! 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,就像铁砂冲向磁铁那样。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,又突…
男的,真的很难抵抗住棍棒的诱惑。我小时候超喜欢棍子,尤其是光滑且直的那种。有次路过竹林,忍不住割了一根竹棒,开心了好几天,我自己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开心。 后来读李白的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,“我本楚狂人,凤歌笑孔丘。手持绿玉杖,朝别黄鹤楼。”这绿玉杖想必就是竹棒。 而且竹棒这东西,这在古人诗文里绝不是孤例,苏轼在《定风波》里也写过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”。 看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侠小说,绿玉杖和打狗棒是经常出现的物件,绿色的棍子,对男人来说似乎有一些潇洒浪漫的隐意。 四大名著里,棍子都…
中午在一家牛肉面馆点了一份牛腩饭。 店主家的大儿子坐在一角写暑假作业,因为一个字的前后鼻音和她妈妈争论。妈妈说你去把手机拿来查一查,看我说得对不对。一查,小朋友就咧着嘴笑着跑开了。“就说你前后鼻音不分嘛”,妈妈补了一句。 等我的牛腩饭上桌,店内暂时没有别的客人。妈妈拿了儿子的暑假作业检查,儿子则和爸爸凑在一起看手机。等吃到一半的时候,来了一名女性顾客坐到了女店主的对面。一看小孩子的作业,她们的话题就聊开了。 边吃边听,原来女顾客家里也有个和小男孩同龄的女儿,在不同的学校上课。一放暑假,就给孩子们安排了满满当…
我第一次看美帝的电影,是《超人》。八十年代火的不得了。那是在小学二年级。班里有个同学毕虎跟我说,你想看电影吗?美国的超人。我说想啊。他说我带你去。 那个时候的电影票价2毛。但对于我们这种小屁孩来说,真的是天价了——因为冰棍也才1分钱一根。我问他你有钱吗。他说你别管,反正我请你。 我们约定在松山路的路口见面。我在哪里等了很久,都以为他是骗我了,他还是来了。他拿着满手的硬币,凑起来恰好是两毛。电影已经开始了,他战战兢兢的对售票员说,阿姨,我们只有两毛钱,买一张票可以两个人进去看吗。卖票的也没说什么,挥挥手就让我们进去了…
我之所以叫“馒头大师”,虽然和馒头本尊没什么大关系,但我小时候确实爱吃馒头。